我校举办第三期教育硕士校内外导师培训班
本网讯(通讯员 徐鑫)7月5日上午,我校第三期教育硕士导师培训班开班及动员大会在南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校长陈兴荣、副校长彭锦出席培训会议,会议由彭锦主持。
会议对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学位点建设与管理、学位点评估的有关文件进行了解读,并对我校下一阶段的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提出了要求。黄冈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以标作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和前瞻》的报告,他从社会变革中的教育实践、时代潮流下的教育挑战、改革大势里的教育前瞻等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彭锦在讲话中指出,我校教育硕士导师班已举办三期。导师培训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强调,学校将把导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他要求,全体校内外教育硕士导师要深化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及其特点的认识,要细化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工作,要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和教育教学技能。他认为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导德、导学和导研,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做事、做人、做学问。
陈兴荣在致辞中指出,我校举办一年一度的暑期导师培训班,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定位,整体提升导师指导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的研究生教育经过了五年的培养实践,初步构建了研究生教育的机制,为黄冈基础教育发展及相关工作作出了贡献,积累了一定理论和实践成果。他对广大导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廓清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把握好“专业学位”和“研究生”两个关键词。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学位,更加偏重于应用、行业、实践。研究生也不同于本科生,要把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作为我们重要使命,将研究生培养成为科研的主力军。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按照规范和搞活并重的原则。理清学校、学院和领域之间的关系,研究生处抓统筹、抓交流、抓典型,各领域在统一规范下,充分发挥能动性,抓过程、抓特色、抓亮点,形成统分结合、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管理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固化成果,善于、敢于、乐于向兄弟高校学习,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切实提高水平和能力。四是要进一步强化考核,包括校内外导师考核,引入动态调整机制,能上能下,在保证导师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提升导师指导质量。五是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加大精力和资金的投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最后,他感谢各界领导长期以来对我校研究生教育支持,并预祝本次导师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我校全体教育硕士校内外导师、各招生领域负责人、各研究生招生学院院长、各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和教学秘书、研究生处全体工作人员、全体教育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卓越班的学生参加大会并聆听了报告。
根据第三届教育硕士导师培训安排,7月5日下午至6日为教育研究统计与分析方法培训。
(文、图:研究生处 责编:黄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