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翻转 力求创新 稳扎稳打 团队作战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团队参加湖北省“形策”备课会交流

    本网讯(通讯员 蔡潇)9月10日至11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团队赴武汉参加2016年湖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备课会,交流翻转课堂、教学平台使用情况,课程组的《形势与政策翻转课堂应用及体会》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自2015年起,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务处翻转课堂建设同步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组依托翻转课堂,组织课程组教师进行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的全方位学习,为课程组项目申报和进行奠定了基础。课程组教师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取得了中国大学慕课《翻转课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慕课结业优秀证书。课程组对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的效果都进行了尝试,最终选择了混搭式教学方式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在进行翻转课堂项目建设的同时,开展更为合适的私播课模式探索,力主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同时,注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探索和创新。课程组全体教师能够流畅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软件和工具,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用过微助教、教材教学平台对授课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流程控制,更好地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对不同院系、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科差异有了深入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做好了前期铺垫。课程组教师进行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对期末教学评价进行了认真审读,力求简化考试程序,让学生真正在较短时间内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得,并能够终身受益。

  持续推进翻转课堂建设,在实践中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水平。2014年课程组设立后,课程逐步规范化程序化运行。课程组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秩序规范化阶段,进行了课程规范化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课表、正规化考试;翻转课堂学习与建设阶段,配合教务处翻转课堂建设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行了翻转课堂实际操作验证阶段,进行了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当前的翻转课堂结项和私播课、学院校本课程建设探索阶段,在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属性的基础上进行更为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撰写论文,参加“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高校思政课慕课建设需要把握的马克思主义维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本次会议论文集。

  “形势与政策”课程组是一个优质团队,包含着中共中央党校和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大学的博士、硕士,涉及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社会学、法学等。在优质学科背景支撑下,整个课程组进行了集体备课,每个学期召开多次教研会议,沟通交流顺畅。在备课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熔铸了优质的课件和教案,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先锋队。

  在近三年的课程组建设中,“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有创新、步子稳、有前景,为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将持续发展。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黄师宣)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6-09-13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