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黄崇浩教授在屈原文化研究上取得新成果
本网讯 5月30日,丁酉年犨城故里祭拜屈原纪念活动在河南省鲁山县举行。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我校退休教授黄崇浩等应邀出席纪念活动。
黄崇浩教授长期从事屈原文化研究,著有《屈原:忠愤人生》《屈子阳秋》等书。他首倡“屈原生于南阳说”,并根据最新研究,结合《后汉书•延笃传》记载,补足“屈原生于南阳说”,确认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是屈原故里。2015年10月,他在《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发表《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是屈原故里》文章,该文表示,屈原故里,准确地说,是在今日之平顶山市之鲁山县,不在南阳西峡县,更不在湖北秭归县、荆州市,当然更不在湖南的任何地方;提出以上意见的目的在于,学术界必须对于以上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并投入较多资源对此开展深入研讨,以求取得可以期待的重大学术成果与进展。
2016年7月29日,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方铭教授一行7人莅临鲁山,到张官营镇犨城遗址考察屈原文化。专家们综合考察情况与史书资料,共同认为,犨城屈原庙是我国北方纪念伟大爱国诗人的重要祭奠场所;屈原和鲁山犨城有着割舍不断的非同寻常的关系。专家学者认为,公元前520年前,楚平王封在鲁阳,鲁阳是楚文化的发展地,乡里把延笃的画像放在屈原庙,充分说明他们都是乡里人,这里可以看出来鲁山县张官营镇是屈原故里。
(责编:黄师宣)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