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专家教授来校讲学

    本网讯 (通讯员 杨树林)应我校电子信息学院邀请,湖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顾豪爽教授、王浩教授为该院教师作《微能量收集与自供电传感器系统研究》《新型绿色能源材料与器件》的主题报告。

  顾豪爽结合湖北大学“微纳传感材料与器件”课题组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和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传感器需要外加电源供电不利于集成化与小型化和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传感器自供电的重要性。报告还从“PVDF纳米纤维的可控制备与压电发电性能”“微流体系统中的压电能量收集与自供电传感特性”“KNN纳米棒阵列的可控生长与压电发电性能”“无铅压电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自供电传感器件研究”等四个层面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微能量收集与自供电传感器系统。

  王浩立足于世界领域研究前沿,回顾了新型绿色能源与器件的研究进展,讲述了课题组在“自供电光电探测器”“太阳能光电催化水解氢”和“新型固体氧化物电池”等方向的研究特色,吸引了现场教师的兴趣。

  顾豪爽是微纳传感材料与器件课题组组长,湖北省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课题组目前主要开展铁电纳米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敏感材料与传感器、新型医用光电纳米结构与器件、无线传感网络和新能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研制出高性能无铅压电纳米阵列及其能量收集器件,开发出基于半导体纳米线的高性能室温氢气传感器件与在线监控系统,研制了具有高ZT值的Zintl相热电材料并揭示了其性能优化机理。其本人先后在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特邀英文专著2章,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课题)10余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     

    王浩是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芬兰阿尔托大学及台湾中山大学访问教授。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研究,在Adv. Energy Mater.、ACS Nano、Chem. Mater.、Appl. Phys. Lett.等发表SCI论文1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被SCI、Scopus他引15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4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兼任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兼电子信息新材料专委会会长,中国稀土学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委会委员,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能源学会理事,J. Comput. Theore.Nanosci.(SCI)客座编辑,J. Spintr.Magn.Nanomater.、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Mater. Focus编委。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劳动模范。其研究主攻纳米绿色能源器件,太阳能光电催化水解制氢,存储器、光电探测器与发光器件,纳米磁性材料与纳米流体。

  电子信息学院全体教职工听取报告。

  审核人:兰智高

(文、图:电子信息学院       责编:黄师宣)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电子信息学院发布时间:2018-07-13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