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保校园

——记黄师抗洪抢险保卫战中的一线身影

7月上旬,暴雨来袭,长河水倒灌,市政排水涌入,黄师校园一片泽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涝灾害,黄师人不屈不挠、奋力防汛。一百多名教职工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和青年突击队在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只要有险情,他们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成为了守护校园的“最美逆行者”。在抵御洪魔的搏击中,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荡气回肠的抗洪抢险战歌!在学校抗洪抢险一线中,始终活跃着一个个忙前奔后、不知疲倦的身影。

 更有部分学生,心忧母校,主动请缨,志愿加入校园保卫战,让青春在迎风斗雨中闪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尚师表,勇担当,秉诚朴,图自强的黄师人!

 现推出黄师抗洪抢险保卫战中的一线人物报道,让我们铭记身边的感动,学习身边的榜样。

不畏艰险,勤为苦干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浓重的黑眼圈,被下水衣磨出的血痕,这些都是他抗洪的真实印记。他就是校团委办公室主任、学校应急救援队队员——徐鑫。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负责学生工作的团学干部,当新港二路146号遭受洪水来袭时,他的足迹踏遍了长河泥泞的堤坝,成为了黄师防汛青年突击队的重要一员。

在听闻校园水位齐腰后,他便紧急召唤体育学院、团委等部门老师共同深入水中,测量校园内围水位,为学校抗洪防汛工作提供依据,时常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也从无半句怨言。大雨滂沱,他仍在科技楼前装沙包,所有同志都离开之后,他还在与学工部相关领导将沙包逐栋放置到位。为了能够堵住管涌,在柳园9栋后江堤旁边,装沙袋,搬运沙包,来来回回,他从未喊过一声累。

为了确保北区排涝工作正常进行,保障北区泵站的正常运转,他在水中浸泡了5个小时,与其他队员共同为泵房铺设应急供电电缆,当泵站正常运转,他和共同站在水里五小时的战友们露出了灾情以来第一个笑容。

灾情就是命令,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24小时南北堤坝巡查,发现北区外墙管涌两处,南区积水倒流点一处,外堤管涌一处。凌晨两点发现南区高压配电房前泵站因漏网堵塞无法工作,他及时上报并协调值守工人妥善处理。24小时寻堤结束后,他并没有躺在自己舒适的床上,而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克服浓烈的睡意,拖着疲惫的身体与招就处的同仁一起清理柳园六栋在水中浸泡已久的地板,擦拭圆楼高处的乐器;搬运圆楼武装部仓库,秉持着对军人的敬意将每一件军服折放整齐,收好每一个军鞋,军帽,将数百床棉被转移至高处,避免棉被进水。随后又急忙奔赴大学生艺术中心,紧急抢救古筝,扬琴,二胡、琵琶等乐器,小心翼翼的转移到高处。

长期负责学生工作,让他形成了对学生事物格外关心的本能,灾情伊始,他便去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抢险,及时关闭电源,垒筑防水堤。一背一张桌,一手一张椅,一步一脚印在水中将活动中心青马班教室桌椅、中心沙发等其他设备全部转移至二楼报告厅。水位减退时,他及时设计引流槽,清理原垒筑沙袋、活动中心和创客中心积水,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凡是抗洪重地,就有他的身影,从抗洪抢先突击大队到抗洪抢险青年突击队,有需要必参加,全情投入,冲锋在前。为抗洪抢险突击队设计并购置队服,在青春黄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黄师人凝心聚力抗洪事迹。在学校汛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他又投入到后续的消杀、清洁工作中,抢修各种设施设备,清理校园垃圾。正因为有每一位和他一样的黄师人与天灾战斗,与风雨搏击,黄师才无惧无畏。

舍小家,抗洪灾

在黄师抗洪抢险救灾中,他总是冲锋在前,默默无闻,勇于舍小家为大家;在特大暴雨险情期间,他不顾身处的北校区兰园11栋足有半米多深的积水,毅然每天坚持冒着危险趟水步行至南区抢险现场。他就是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职员,学校应急救援队队员董守勋。

76日,伴随着学校应急抢险救援队第三中队和学校突击二队的一声令下,他随即响应号召参加了学校的抢险工作,争分夺秒地铲沙、装袋、扎袋、装车,夜以继日地筑堤严防、排涝封堵管涌,他以十足的干劲坚守在抗洪抢险最前线,这一坚守就是几天几夜未能回家。也是因为这份坚守,在学校抗洪防汛形势最为严峻之时,他没有选择回家转移自己的妻儿,而是选择和学校应急抢险救援队一起转移了北校区兰园11栋的教职工及家属。直到最后一批教职工及家属被安全转移出来,他才抽时间将自己家中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幼子和妻子送回老家,为的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79日,暴雨初歇,学校校区恢复供电迫在眉睫。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学校实现尽早供电,他顶着酷暑在水中拉、架电缆线,连续作业至深夜,身上被蚊虫叮咬,脚上被磨出血泡。710日,学校召开防汛救灾专题会议,组织大会战,他毅然加入到南区柳园十栋东南角筑堤工作,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工作直到深夜11:00多才撤下。与此同时,还参与了学校应急24小时值班,巡查南北校区。711日凌晨后,还两次对北校区墙外多门抽水机进行巡查,每天只能在椅子上休息三、四个小时。712-14日,在人事处高少初处长的带领下,他还参加了厚德楼、学生宿舍楼、实验实训室、教职工生活区兰园11栋、图书馆、融园等建筑物清理和冲洗工作以及北区抽水排水和装卸物资等工作,使得北校区提前恢复秩序,成功恢复供电。

对于每天穿着厚重不透气的下水衣进行繁重辛苦的抢险工作的他而言,洗个热水澡就是最大的奢侈。他将无家可回的辛酸苦楚、无法与妻儿相见的苦楚,夜以继日劳作的汗水统统化作前行的动力。无论多苦多累,他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一刻退缩,他常怀微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黄师精神和黄师人对黄师的无限热爱。

 乘风破浪军人本色

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黄师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退伍复学,他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主动请缨、保卫黄师。他们就是来自计算机学院计科1802班的乐进、软工1801班夏鹏和计科1904班范豪。

“退伍不褪色,“若有战,我请战!”得知校园险情后,这3名退伍大学生,第一时间向学院发出“请战”申请,得到批准后,迅速加入了学校抗洪救灾队伍中。

乐进于2017年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机动某部,2019年退伍复学。2019年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嘉奖一次,10月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负责战备任务。

夏鹏于2017年入伍,服役于中央警卫团,2019年退伍复学。2019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曾担任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路线任务。2019年获得“最美退伍老兵”荣誉称号。

范豪于2017年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某部,2019年退役复学。在服役期间获得部队嘉奖一次,并荣获优秀义务兵奖章。3名退伍学生心系母校,主动请缨,言语间尽显“曾经是兵,永远是兵”的家国担当,投身抗洪一线。

抗洪期间,他们运用在部队所学知识和技能,全力抗洪抢险。在柳园七栋宿舍楼下,3名退伍学生冒着滂沱的大雨,以及半人高的深水,运用部队所学知识,挖沙、装袋、运送,与时间赛跑,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在宿舍楼前垒起了一条坚实的壁垒。在紧张的工作中,汗流浃背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没有一个人偷懒,大家都明白,只有尽快将外面迅速蔓延的洪水阻挡在外,同学们的财产才能得到最大的保护。

710日,乐进和夏鹏被学院紧急抽调,与其他7名学院老师一起组成了一支黄冈师范学院青年应急救援突击队一队,他们严格服从学校党委统一安排,以高昂的斗志和专业的素质,连续奋战在抗洪一线。彰显了新时代退伍军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素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身虽退,赤子之心不忘,报国之志不减”的军人使命与担当。  

“汛”而动,向险而行

当师生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他和学校后基处全体干部职工临危不惧,反应迅速,率先冲锋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分工协同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当学校出现险情,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他就是后勤保障与基本建设处副处长万志强。

抢抓时间抽排校园渍水,减缓校园湖泊库存压力!救灾任务布置后,紧急组织防汛排渍应急先锋队,架铺电线,调运水泵,安装调试,马不停蹄,步步倒逼,顺利完成工作响应和抽排渍水。由于南区红烛湖水位上涨迅猛,形势严峻,紧急向学校报告,在最短时间内从武汉采购500HW-6混流泵一台,有效缓解了南区抽排压力。

坚持把安全防范做在前面!确保防汛物资保障充分。由于灾情严重,汛情范围广,受灾面积大,现有库存物资不足,各地防汛物资紧缺,供应十分紧张,水泵、发电机、雨衣、沙料等物资购置变得异常艰难,万志强昼夜不歇,电话一遍一遍打响。物资一件一件朝黄州方向汇拢,黄州没有,从周边县市急调,周边县市没有,从武汉及更远地方寻求支援帮助,确保所有抢险物资按时足量到位时,为打赢校园防汛救灾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河河堤多处受河水长时间浸泡,水情复杂,是公认的险工险段。长河多段损毁堤岸成为河水漫灌校园的缺口,急需封堵和加固加高,接到指挥部命令后,他紧急组织挖机,连续33夜,往返在齐胸口的水里,风雨无阻,修筑起了近2公里长的挡水子堤,将长河漫灌河水挡在了校园之外,为校园消除了安全隐患。

汛期中整整3个日夜,冒着瓢泼大雨,踏着泥泞、狭窄的河堤,打着探照灯,指导修筑挡水子堤。雨后的大堤,泥泞不堪,杂草中毒蛇出没,蚊虫肆虐,被叮咬的甚是厉害,他满身都是红疙瘩,痒的苦不堪言,两脚甚至流脓溃烂,在这种难以忍受的情况下,他也丝毫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坚守在河堤上,直到最后一道堤口封堵。“把个人困难丢一旁,把组织重托担肩上。”防汛抢险的日日夜夜,他和全体后基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校园防汛抢险的关键岗位上,共同担负起守护师生、保卫校园的责任和使命。

心牵校园,学生至上

“学生们的天真活泼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们就是我的孩子” 。

宿管员一职看似很普通,但是它被赋予了神圣的责任。老师在学业上帮助学生,而我们则在生活上关心呵护她们,让她们在这里同样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做这个工作,需要细心和很强的责任感,同时还需要爱心。

不论何时,柳园一栋学生宿舍宿管员夏海珍,始终把学生挂在心上。

76日一早,刚到宿舍,就发现雨势非常大,积水上涨快速,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一楼宿舍学生的个人物品不能受损。她立即同其他在班宿管员一起检查一楼所有学生宿舍,将学生留在宿舍的电脑、洗衣机等贵重物品全部搬到高处,确保不会被积水浸湿。

雨势越来越大,积水越来越深时,为了以防万一,夏海珍又连忙将一楼学生宿舍内的贵重物品再次打包清理,搬到二楼保存,以确保学生财产不会受到损失。

夏海珍说,在汛期危机的时候,她还要时刻保持警惕,观察水位的涨势,为的是水位一退,立即做好清洁卫生工作,进行彻底的消杀。当她完成自己负责的楼栋的卫生清洁工作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连夜支援其他受汛情影响较大的楼栋的工作,为的是在学生和家长来校时,留下的都是宿舍都干净整洁的形象。

虽然这份工作很平凡,但是夏海珍说,“希望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学生为学校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自己的价值。”

结语:一场战役一首赞歌!一名队员一面旗帜!连日来,在抗洪抢险救灾中,黄师人交出了一张张感人的答卷,风雨为铭,江河作证,面对洪灾,黄师人用一个个挺拔的身躯谱写出了一曲曲新时代黄师人直面危难,无私奉献的壮美乐章。历经风雨,黄师更加美丽。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黄师校园又重现出往日的风采。

审核人:余艳军

(文图:黄师宣  责编:黄师宣)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7-1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