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七年栉风沐雨,七年砥砺奋进。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党委宣传部特开设“喜迎党代会”专栏,集中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呈现出的新局面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

  

胡立新:芬芳桃李满天下,何须堂前去种花


 

人物简介:胡立新,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党委书记。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省一流课程《美学》课程负责人。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CSSCI以上论文20余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政府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第五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湖北名师”“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019年校“十佳师德标兵”。

 

胡立新于1982年考进黄冈师专,毕业后留校赴湖北大学读本科,1987年毕业回校任教至今,刚好40年。40个春秋岁月,充分证明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站好三尺讲台,不忘教书育人初心

1987年回校任教时,学校的条件极为艰苦。三个人住一间集体宿舍,就连床都没有。胡立新和同事们克服一切困难,投入到工作中。第二年,学校安排胡立新到家乡的中学锻炼半年。回来后,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教育,胡立新服从学校安排,上过10多门课程。近几年,教材都改用了马工程教材,胡立新又重新备课,有意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

1992年,学校举办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推荐胡立新参加,由于第一届中文系参赛的老师拿下了“十佳”第一名,所以他感到压力山大。从备课到几轮试讲,他反复接受批评指正,不断修改完善,最终也拿到“十佳”第一名,戴上了大红花。

胡立新一向注重教师形象塑造。他注重正规着装,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印象;说好普通话,可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听得懂;写好粉笔字、钢笔字,因为写好字是一个老师的门面;练好背功,在学生面前起示范作用;做好PPT,所有课件都是自己制作。

真诚关爱学生,全面引导学生成长

师德是老师的第一生命。胡立新认为,学历学位再高,能力水平再强,如果没有德行,就不配当一名教师。这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但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从未打骂、体罚、侮辱学生,而是用比较幽默的语言、方式指出他们的缺点,或者用表扬的方式批评他们。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防止学生在恋爱上出问题,胡立新探索着给学生讲“三观”“用成语讲爱情”“用成语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给新生作一场报告。他经常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化解他们的心理危机。到处募集资金,成立“东坡爱心基金”,救助贫困生200余人。积极帮助考研公调的学生备考,请考上公务员的校友回校组织模拟面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成就了大批学子考研公调的梦想。

指导学生实践,屡获教学竞赛大奖

胡立新长期指导本专科生参加省级以上教学竞赛。有一年,带领2名学生去华师参加全省竞赛,分别拿到了一、二等奖。在第二、第三届全国语文教育硕士教学竞赛时,胡立新亲自带一批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分别赶赴云南玉溪和江西师大参赛,和学生一起通宵达旦备课。在云南的比赛,5位研究生中,2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合影留念时,我们学校获奖阵容震惊了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后来,他们修改了参赛规则,初赛每个学校最多只能选取3人。

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的天职是追求真理、传授知识、创造真知。胡立新在大学时代就热爱研究,经常泡图书馆。刚开始,写论文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说,因为穷,只能待在学校看书写文章,写出了好文章,才能找到自信和乐趣。所以,胡立新认为,贫穷对于读书人和教书人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有人说,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可以不搞研究。胡立新认为,这话是不对的,如果缺乏科学研究的思维力,就不能指导学生搞研究。因为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创造知识。每个真理的存在,都有它的前世今生、未来走向,没有科学研究的头脑,是不可能引导学生去探索的。所以一名教师必须既注重科研,又重视教学。

没有躺平一说,奋斗总在赶考路上

在胡立新的词典里,没有“躺平”这个词。他认为,学习和奋斗永远在路上。41岁晋升教授后,胡立新45岁赴武汉大学攻读博士,攻博让他的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此后发表了一批重要学术论文。

胡立新在超额完成教师工作任务的同时,一直兼职从事管理工作,带领文学院的管理团队努力把学院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搞好,各项事业发展都在学院前列。同时,他还在兼任班主任,主动认领了转专业过来的不那么好带的班。

 

附:胡立新作的一首小诗:

《情系黄师》

少小离家奔宏图,躬耕苦读壮志酬。

结缘黄师四十载,不离不弃长相守。

讲台三尺弘大道,舞文弄墨写春秋。

真情实意育桃李,不问得失不言愁。

审核人:叶曙光

(供稿:校工会 责编:叶若兰)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校工会发布时间:2022-06-22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