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七年栉风沐雨,七年砥砺奋进。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党委宣传部特开设“喜迎党代会”专栏,集中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呈现出的新局面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
袁朝辉:传承梦想 众志成城 决胜申硕 不负重托
人物简介:袁朝辉,中共党员,美术学院教授、硕导。湖北省“七个一百”工程“百名美术人才”,湖北省“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潜心育人,辛勤耕耘28年,获教育部、工信部、教育厅等部门颁发“优秀指导教师”10余次,获黄冈师范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甘为人梯,积极投入两轮申硕,为学校攀层次默默奉献。 艺心逐梦,以美育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袁朝辉认为,他只是努力继承美术学院莫伯华老先生、李国庆老院长等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感受到传承的力量和团队的重要。
传承
袁朝辉94年毕业于学校美术系,至今在学校工作了28年,他的爱人和他是同一届外语系的校友,他的母亲和岳母也是他的校友,60年代毕业于我们学校,在基础教育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每次袁朝辉回到家里,她们总是会问他学校的情况:当年的老师、留校的同学还在不在?学校的招生还好不好,现在的孩子是不是没有以前好教了……在这些温馨的家庭谈话背后,袁朝辉感受到的不仅是校友对母校浓浓的挚爱,更是很多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对我们师范院校发展的关切,对培养高质量接班人的期待。
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开始,学校校名的多次更迭见证着老区人民对兴学育才的期盼和渴求,从1999年的升本,到2009年开始的申硕,几代黄师人将奋斗的汗水和足迹镌刻在学校办学层次提升的征程。传承是一种力量,传承的不仅是光荣和梦想,更有责任和担当。袁朝辉认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唯有奋斗、唯有坚持、唯有向上,我们才能不负历史的重托。
团队
2018年的农历腊月廿五,袁朝辉刚回老家过年就接到学校电话通知返校参加申硕工作。学校召开申硕办第1 次工作专题会议,并邀请了校外专家作数据统计及政策解读辅导报告。当天,申硕办就布置好了办公环境,进入工作状态。袁朝辉的分工是师资组对接人、艺术硕士工作组对接人、材料组成员,负责各类数据填报及其他工作。
初到申硕办,袁朝辉心里有些忐忑。18年10月份,他刚刚接手美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美术学院有1700多位学生,65个教学班级,教学工作头绪多、事务杂,申硕工作又是一份全新的工作,能否兼顾好学院和申硕办的工作?他心里没底。好在申硕办是个大熔炉,大家火热的情怀、忘我的工作态度感染了袁朝辉。在领导的带领下,申硕办集中研读政策、学通各类文件,了解申硕动态、分析竞争对手、精准施策,制定每周工作计划、挂图作战。大家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从寒冬腊月到酷暑难耐,从“三九”到“三伏”,超负荷工作,从未中断。
袁朝辉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的小年夜,校领导带领申硕办团队成员一起,大家逐字逐句、反复斟酌,审读论证报告、申请报告到凌晨。2020年9月,在申硕材料最后论证及汇编时,王菊平老师因劳累过度生病,在701办公室几次呕吐胆汁,喝口热水后继续蜷缩着坚持工作。在这样的熔炉之中,就算是一块矿石,也会被磨砺成钢。团队成员充分地发挥了每个人的潜力,完成学子名录1本、宣传画册1份、申硕宣传片1部,完成各类文稿材料100余篇,组织各类论证会10余场,专题汇报数十余场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冈各地,印发工作周报43期、会议纪要16期,修改完善申硕材料30余稿。为了做好申硕宣传画册,袁朝辉连续一个星期的晚上在办公室,精心修饰每一张图片、设计版式,让画册既有丰富内容,又能清晰美观地展现我们教育硕士试点八年的成果与特色。
申硕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袁朝辉认为,自己只是学校这个大海中的一滴水,他真切的感受到,学校各部门、各学位点在完成五大核心指标基础上,提质争优、打造特色,在新一轮的申硕中保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全校上下已经形成了“人人关心申硕,人人参与申硕”的生动局面。今年,是我校再次冲刺申硕目标的关键一年,袁朝辉表示,他将和各位同仁一起,秉承一代又一代黄师人发奋图强的勇气,汲取一辈又一辈黄师人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决战决胜,力争全省第一,一次性通过专家评议和教育部核查。
审核人:叶曙光
(供稿:校工会 责编:叶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