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黄麻起义90周年 《红色薪传》走进红安演出

  本网讯(通讯员 覃明明)红安是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色首都”,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在此重建,红二十八军在此整编,有“中国第一将军县”之称。为纪念黄麻起义90周年,6月4日晚,我校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走进红安演出。本次演出活动由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红安干部学院、中共红安县委共同主办。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德国、易懿、程锦华,湖北红安干部学院院长王洲洋,黄冈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校长陈兴荣,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金奇,党委常委王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记者,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学员代表,红安县“四大家”领导、县直机关及乡镇负责人,麻城市委宣传部、文化局负责人,各界群众代表等800余人观看演出。

  《红色薪传》剧目立足于黄冈这片红色土地,深耕于肥沃的将军文化土壤。《红色薪传》剧目从剧本到导演到表演,全部由我校音乐学院为主体的300多名师生承担。演出分序、红色火种、红土映日、战旗血红、漫山红遍、尾声,以《情系大别山》开幕,以《梦里常回大别山》结尾。脍炙人口的红歌、悲壮感人的舞蹈、气势磅礴的合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激情岁月。

  第二篇章“红土映日”展现了黄冈土地上人民揭竿而起的场景。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男女老少人人拿起武器,为保卫家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演出者精湛地演绎出了当年黄冈人民全民上阵齐抗敌的感人一幕,拳拳爱家爱国之心让观众们动容。演出尾声,表演者通过原创歌舞表演《红安红》等,展现了几十年前董必武、陈潭秋等革命先辈点燃黄冈革命火种,到如今黄冈人民薪火相传至今仍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演出在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演出结束后,领导、嘉宾走上舞台,亲切慰问我校参演师生并对演出成功表示祝贺。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湖北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莫列义表示,“看了《红色薪传》剧目演出,感到很震撼。黄冈师范学院是全国高校弘扬红色文化的一面旗帜,树立了加强红色文化宣传的榜样。演出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形象语言,创作了一部优秀的思想教育教材。”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学员代表、西藏山南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洛桑曲达说:“《北方吹来十月的风》《革命志士赴刑场》《梦里常回大别山》等歌声久久在耳边回荡。通过这次观看,我相信我们培训班所有学员都是难忘的,我们对自己的祖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让历史重演。”学员代表、西藏山南市委组织部干训科副科长杨雪芬说:“很感谢黄冈师范学院多才多艺的师生们给我们带来的视觉盛宴,不仅再现了从黄麻起义到新中国成立,黄冈这片有着辉煌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上的英雄故事和英雄精神,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启迪。一是筑梦中国离不开党的领导。二是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三是在当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黄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工作做好。”红安县政协委员、个体工商户郑志松说:“感谢黄冈师范学院给红安人民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大餐!感谢幕后的编剧、导演、舞美及工作人员,感谢参与演出的黄冈师院师生!谢谢你们宣传红安,推介红安!”

  据了解,1927年11月13日,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黄麻起义是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是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审核人:宋文生

                              (文:党委宣传部 图:周伟  责编:黄师宣)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7-06-05

返回原图
/